物質和意識(1)-2019年政治復習重點-廣東成教
1、簡述列寧物質定義及其重要意義(簡答題)
(1)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2)重要意義:A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這就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反對唯心主義和二元論。B可知性,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可知論,反對不可知論。C辨證性,堅持物質是共性和個性的辨證統一,克服了形而上學的局限性。
2、意識是社會勞動的產物(簡答)
A勞動創造人的腦;B勞動產生了語言;C勞動推動了意識的發展;D勞動促進了意識的內容日益豐富和發展。
3、承認相對靜止的意義(簡答或辨析)
(1)相對靜止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暫時的、相對的、穩定的。
(2)表現為三種情況:A總體運動,局部靜止,個別停止;B相對于空間位置沒有發生移動;C相對于事物處在量變,沒有發生質變。
(3)重要意義:A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發展的條件;B相對靜止是認識事物的前提;C相對靜止是衡量運動的尺度。
4、運動和靜止的關系(簡答)
(1)相互區別:運動是永恒的,無條件的、絕對的靜止是暫時的,有條件的、靜中有動。
(2)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3)形而上學不變論:夸大靜止、否認運動;相對詭辯論:夸大運動、否認靜止。
5、物質和運動的關系(簡答或選擇)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世界上沒有不運動的物質。
(2)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和擔當者、基礎、主體,運動是物質的運動,世界上沒有脫離物質的運動。
(3)形而上學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表現為物質運動論和外力推動論。
(4)唯心主義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表現為:客觀精神運動論和主觀精神運動論。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m.oooooo1.com/zhengzhi/5769.html













晉公網安備140109020016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