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知識點復習提綱(2)-2019年政治-廣東成教
必背知識點復習提綱(2)-2019年政治-廣東成教
1.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終做到:三個代表。
2.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觀的錯誤是:不懂得個性和共性的辨證關系。
3.毛澤東指出,解決中國一切革命問題的最基本的根據是:認清中國社會的特殊國情。
4.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5.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改革。
6.新民主主義的前途是:社會主義。
7.一個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關鍵在于:是否符合客觀事物的規律性。
8.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發展目標是: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9.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條約是:辛丑條約。
10.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11.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要求是:時代主題的轉換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興起。
12.感覺、知覺和表象,這是: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13.鄧小平提出的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的核心是:發展。
14.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群眾這一范疇是指:推動社會進步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
15.我黨對待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采取的政策分別是:沒收和平贖買。
16.事物發展的必然性產生于: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
17.我黨提出把工作重點由農村轉移到城市的會議是:七屆二中全會。
18.不屬于生產力實體性要素的是:科學技術。
1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最迫切的任務是: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20.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21.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指出我國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屬于:人民內部矛盾。
22.“一國兩制”構想的起初提出,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
23.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選舉誰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
24.社會進步的含義指: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
25.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會導致:形而上學不變論。
26.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27.在革命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聯盟是:工農聯盟。
28.“工農武裝割據”的基本內容是:土地革命。
29.在自由和必然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自由是指: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
30.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原則是:集體主義。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m.oooooo1.com/zhengzhi/5638.html













晉公網安備140109020016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