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和歷史進程(6)-2019年政治-廣東函授
(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關系及矛盾運動;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規律的內容和意義
2.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規律的內容和意義。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體現了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這一規律的基本內容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的性質及其變化發展,上層建筑是否需要變革及變革的方向和形式,取決于經濟基礎的發展狀況;上層建筑反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所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這一規律的重大意義:在理論上,要堅持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辯證原理,反對否認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片面夸大上層建筑反作用的唯心主義上層建筑決定論,也要反對忽視和否認上層建筑反作用的機械決定論和自發論。在實踐上,這一規律為觀察研究社會問題提供了科學方法論,使我們能正確分析社會的經濟同政治、思想現象之間的關系。這一規律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是我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依據。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對上層建筑的某些方面、環節和具體制度的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這一規律指出了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提高效率,維護安定團結,激發黨和國家的活力,保持和發揚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為現代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證和環境,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m.oooooo1.com/zhengzhi/5733.html













晉公網安備14010902001667號